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论坛
最新信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韵动节拍丨秋天伊始,立个健康小..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总书记的..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
热点信息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山东省政府参事、省..
山东政产学研书画联谊展在林业大..
孙大威作品
2012年度山东政产学研合作示..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架构
协同创新 厚积薄发—..
2012山东省文化与区域经济发..
王羲之作品欣赏
来源: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012/10/12 10:25:29

 “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论坛”于8月17~18日在苏州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办公室、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承办,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社和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协办。大会邀请了来自著名高校、研究院所、政府、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在此次论坛上,同时举行了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苏州基地揭牌仪式,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李健、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鸿声等出席揭牌仪式。
    在17日上午的主题报告以及下午的分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研讨,形成了许多有益且精彩的观点和思想,现摘录综述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主题报告观点综述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做了“产学研用的政策环境与具体实践”的大会报告。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学研合作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创新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到当前“政、产、学、研、金、商、用”融合的新阶段。他分别阐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发展、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工作、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集成等相关政策与实践,它们为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基础。最后,王建华副会长总结了中国产学研用结合的瓶颈,如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等,并针对这些瓶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出台产学研合作促进法、完善创新国策法律体系,成立产学研合作基金、形成产学研金协同机制等具体建议。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研究员作了“协同创新,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之路”的主题报告。首先,她介绍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成立背景,主要是为解决当时产业资源不集聚、技术支撑不够、发展环境不完善的问题与挑战。其次,她从目标与定位、组建过程、组建原则、建设情况以及创新点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联盟主导组建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打通产业技术创新链。她指出,这种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有六大优势:一是突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二是研发经济性好,创新风险低;三是研发离市场近,无缝转化,产业化快,创新效率高,创新要素流动快;四是创新资源最佳配置与利用,国家投入少;五是用人的体制机制灵活,自身造血功能强;六是企业受益面大,行业辐射力强。最后,她总结了联盟在促进产业生态系统完善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主要体现在联盟支撑政府决策、打造服务链、完善价值链以及牵头国际联盟、提升国际影响力等两大方面。吴玲秘书长总结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在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中的体会,即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采取协同创新模式,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支撑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平台、展示交易与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抢占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两个制高点。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执行会长刘延宁做了“从单一制造业大国到研发业大国并举——中国特色政产学研用合作是21世纪中国解决经济拐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为之路”的主题报告。首先,她从“食品大国无世界食品品牌”、“服装大国没有世界知名服装品牌”、“中国手机组装业高产量低利润”、“中国采选业高输出量低利润”四个案例讲起,指出中国必须要从单一制造业大国到研发业大国并举转型,并强调是“并举”而不是“替代”。随后,她指出了中国走政产学研用合作道路的紧迫性,即要服务于中国从第三类国家——出产品、卖产品向第二类国家——出技术、卖技术、第三类国家——出品牌、卖品牌的渐进。其次,她分析了中国政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如果把“官产学研合作”中的“官”去掉,就缺少对研发单位进行政府补贴、对应用单位进行政府减税等“四两拨千金”的政府作用;产学研合作还没有形成“试品-样品-成品-产品-商品-国内市场份额-国家标准-国内名牌-国际市场份额-国际标准-世界品牌”的完整链条。最后,她提出了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施步骤:第一步达到国家领导层的共识,第二步进入国家权力层,第三步是进入国家管理层,第四步是法制保障建设,第五步是形成政策优惠,第六步是基地建设。
  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龙博士围绕“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和思考”进行了汇报。他指出,科教创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实践就是在演奏一首“招校—引研—促产”的进行曲。其中,“招校”以“学”入手,贯穿“研”“产”导向;“引研”则以“研”为中坚,一肩担起“产”“学”;“促产”则以“产”为归宿,“学”“研”纲举目张。政产学研资介一体化体系建设是科教创新区产学研合作实践的协奏曲,政府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载体—政策—环境”的引导作用,完善的投融资体系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支撑作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保障作用。然后,他以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为例,剖析了该院在科教创新区中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最后,他分享了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创新区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体会,提出了“地方政府要多一点‘傻乎乎’”精神,上级政府要多一点改革精神,高校要多一点‘契约’精神,教授要多一点企业家精神,企业要多一点主人翁精神,产学研合作的专家要多一点‘婆婆妈妈’精神”的观点。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燕萍教授就“产学研用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分享了她的观点。首先,她提出了产学研用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什么要紧密相联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等。其次,她从“产学研用结合是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路径”、“企业是经济、教育、科技结合的载体”、“企业利益驱动对其技术创新的需求”、“产学研用结合符合企业技术创新规律”四个方面论证了产学研用结合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最后,她认为创造性人才、企业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路径,并强调不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法和途径存在差异性。(摘自《中国科技产业》第九期)
  ◎ 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吴绍棠  李燕萍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秘书处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站长信箱 
Copyright © 2012-2013 by http://www.sdzcxyhz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5900号 公安备案编号:37010329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