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世界语境 创新中国哲学
最新信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韵动节拍丨秋天伊始,立个健康小..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总书记的..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
热点信息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山东省政府参事、省..
山东政产学研书画联谊展在林业大..
孙大威作品
2012年度山东政产学研合作示..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架构
协同创新 厚积薄发—..
2012山东省文化与区域经济发..
王羲之作品欣赏
编辑:张春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0月22日   2012/11/1 10:48:02

 

 新老系友返回北大四院(哲学系)

  

 北大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

    1018—19日,世界华人哲学家会议在京举行。该会议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百年系庆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思想经典的现代诠释世界语境与中国文明。来自中、美、加等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华人学者就中西哲学经典的现代意义中国文明与现代世界的处境各大文明的对话沟通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国学与后现代主义结合或将促进社会发展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认为,启蒙运动至今的近300年历史是西方取得辉煌现代化成就的历史,其间也暴露了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经济危机等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中国传统国学与西方建构性后现代主义结合,可能会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健康、合理发展有所贡献。此外,汤一介表示,一些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已经开始被中国传统文化吸引,并从中汲取了养分;同时,一些中国学者注意到了后现代主义对当前人类社会走出困境的现实意义,并已开始了深入研究。这是当前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会通的一种趋势。
    针对当前社会矛盾,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冯达文表示,儒家思想从一开始就以确认及维系社群生活道德信念的正当性为基本价值追求,其宇宙论更祈求能使人类重新沐浴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中,这些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深入思考。

中西方思想经典须作新诠释

    与会者认为,必须对中西方思想经典进行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诠释,从而以符合时代潮流的学术观点实现哲学回答时代问题、关注未来的功能。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表示,新兴古典学从传统解经学中打破一个缺口,从中流出其后300多年圣经学和人文学的源头活水。在新旧学术弥合断裂之际,应综括证实有据的经史传统,借鉴从古典学到解释学的西学传统,提升中文学术共同体的水准,开创学术繁荣局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俞吾金提出,须对中国人理性本质上的实用理性进行批判,即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文化的比较,审视西方人重视的抽象思维和理念及中国人重视的具体经验和效用。俞吾金解释道,实用理性与西方所倡导的实用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体系化的哲学思潮,只是将有用性提升为日常生活乃至理论思维中的第一原则,并在该原则上引申相应观念。实用理性的意义在于生存实践、知行合一等,其局限则表现为急功近利等。因此,须通过功利之辨、体用之争、价值理性等对其进行升华。
    会上,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系教授王蓉蓉分别对荀子的人性、政治思想与霍布斯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对阴阳思维从不同角度作了新的诠释。

中国哲学:危机与机遇并存

    与会者表示,当前中国哲学危机与机遇并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志伟认为危机在于中外之争造成了古今断裂,需要再续前缘。然而虚无主义从根本上瓦解了一切价值的客观性基础和根据,使人类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文化交流让中国哲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未来进程中,传统文化发展应与创新结合,复兴的生命不是复古,而是创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东亚系教授沈清松表示,中国哲学目前正处于全球化挑战与后现代反思的阶段。因此,研究者应紧扣生活世界,超越现代性困境,将中国哲学放到世界脉络中发展,继承精华,与时俱进,走入世界哲学舞台。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秘书处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站长信箱 
Copyright © 2012-2013 by http://www.sdzcxyhz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5900号 公安备案编号:37010329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