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则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需要更开放理念
最新信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韵动节拍丨秋天伊始,立个健康小..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总书记的..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
热点信息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山东省政府参事、省..
山东政产学研书画联谊展在林业大..
孙大威作品
2012年度山东政产学研合作示..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架构
协同创新 厚积薄发—..
2012山东省文化与区域经济发..
王羲之作品欣赏
来源:人民网   2012/11/16 9:18:50

 

仅剩不到50天,2012即将过去。这一年底,最让许多中国老百姓期盼或关注的,并不是“地球毁灭”一类预言与传说,而是一个叫作“异地高考”的新名词。教育主管部门年初明确要求各个省市在年内拿出自己的方案,设定门槛与时间表,允许那些非本地户籍却已就地读书多年的孩子就地高考,并与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录取机会。北上广等教育资源集中、人口压力也巨大的一线城市重切招生蛋糕的第一刀究竟会如何落下,才能保持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减少损害与争端,无疑会颇费踌躇。

踌躇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多将教育视为“改善民生之基”的话,那么到了党的十八大召开的今天,通过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已是新的主旋律。

“公平”二字,反复出现在十八大报告的几个章节内,从“促进教育公平”,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更进一步地表明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具体化为“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以便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从民间声音,逐渐化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再三强调以及党代会的承诺,显见已成为整个社会最为急切的期盼。这一强大社会心理力量,既可能引来不同群体间的冲撞与矛盾,也会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正向能量。

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表述中间,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是“规则公平”。前两者更多关乎国家管理、社会运行的根本理念,后者才是具体抓手,是重建社会公平正义浩大工程必须加紧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

规则公平,说来容易做时难。以开放异地高考为例。虽然已是大势所趋,但要打破数十年运行格局,构建新的资源分配体系,要移除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旧规则,面对已无孔不入、日渐坚硬的潜规则,要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某一群体的具体利益,在兼顾可持续发展效率与满足现实需求之间寻找动态平衡,如何“开步走”以及“小步快走”,如何避免新规则衍生更大不公平,无疑是对管理者勇气和智慧的挑战,也是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执政理念的考验。

世间并无全能的大智慧者,靠少数长官、智者运筹帷幄定计划立规则的封闭时代已成过去。我们期待靠制度、规则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而规则公平则只有通过向社会打开大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各方监督才能逐步获得。惟有深化政治改革与开放理念,才是关键。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秘书处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站长信箱 
Copyright © 2012-2013 by http://www.sdzcxyhz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5900号 公安备案编号:37010329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