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的“思想号角”
最新信息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韵动节拍丨秋天伊始,立个健康小..
“让种粮也能够致富”(总书记的..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
热点信息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山东省政府参事、省..
山东政产学研书画联谊展在林业大..
孙大威作品
2012年度山东政产学研合作示..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架构
协同创新 厚积薄发—..
2012山东省文化与区域经济发..
王羲之作品欣赏
来源:解放日报   2012/11/22 9:28:07

 

党的十八大重要使命之一,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一个多民族、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思想和价值观日趋多样多元的转型背景下,要把全体党员和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复兴,是极为艰巨的。首要条件,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强调的,“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即要形成全党的思想共识。学习报告,贯彻大会精神,应该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是执政环境共识。科学认识执政环境,是一个执政党成熟的表现。对此须建立三点共识。首先,我们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要始终牢记“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最大实际。其次,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们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但必须自信地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其三,在肯定成就、增强自信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要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忧患意识。

二是思想旗帜共识。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了马克思主义。但理论是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新的历史地位,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应该认识到,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是发展道路共识。“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涉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动力机制,关系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格,需要全党同志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是战略布局共识。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是有机统一的。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总体布局,是针对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以及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片面发展观和政绩观而提出的,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其深远意义。

五是奋斗目标共识。政党从提出领导目标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凝聚共识的奋斗过程。报告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明确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体现了对人民福祉的关注,必将获得人民的认同与支持。同时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这两个目标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突出了深化改革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

六是党建科学化共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形势发展和事业开拓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待。尤为值得强调的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根本目标是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秘书处 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站长信箱 
Copyright © 2012-2013 by http://www.sdzcxyhz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5900号 公安备案编号:370103290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