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政产学研资源 | 产业动态 | 研究成果展示 | 理论探讨 | 文化交流 | 关于我们 |
![]() |
|
|||||||||||||||||||||||||||||||||||||||||||||||||||||||||||||||||||||||||||||||||||||||||||||||||||||||||||||
来源: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秘书处 2021/4/29 16:01:34 | ||||||||||||||||||||||||||||||||||||||||||||||||||||||||||||||||||||||||||||||||||||||||||||||||||||||||||||||
在银东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的号召,抛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背井离乡,奔赴沂蒙山,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身,把大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留在了深山。现在,军工厂虽然转产下马,工厂早已不复存在,但党的教育和几十年的军工生涯,造就了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军工精神。尤其是从军工厂走出来的共产党员,更是不忘初心,遵循习主席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的教导,在挖掘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参入社区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老党员张明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一 、成功组织了纪念前进厂建厂50 周年亲情大聚会 2016年是前进厂建厂50周年,散居全国各地的老前进人都怀念他们曾经朝夕相处,风雨同舟,共同战斗,献了青春的深山老厂。为了圆前进人渴望回老厂怀旧,亲情相聚的愿望,张明泉同志亲自组织策划,担纲聚会组委会秘书长,和前进人联谊会的同志一起,成功组织了建厂50 周年大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少三代前进人800余人参加了聚会,分散多年的老战友,见面后五味杂陈,悲喜交加,相拥而泣,有说不完的心里话,场面十分感人。几十年深山沟风雨与共,半世纪情未了魂牵沂蒙。寻旧梦韶华已逝,军工情靠后生代代传承。 二、组织树立前进厂旧址纪念碑 三线军工厂,是在我国特定时期产生的特殊产物,可谓“前无古人”,由于保密原因,当年不为世人所知。现在已经下马,可以说再也“后无来者”,随着时间的流失,这段历史必将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这段历史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军工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中国历史和中国军工史肯定是不完整的。目前,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已经有把大、小三线军工厂遗址作为工业遗产的明文规定。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为了让前进后人找到寻根的地方,2019年,在建国70周年之际,张明泉同志又发起倡议,在原厂旧址,沂水县高庄镇杏峪村树立9426旧址纪念碑,得到前进人的一致响应和支持,他又亲自担纲,任总策划和立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发动前进人集资42万余元,在鏊子崮下,元宝山前,树立起一座巍峨雄伟的9426旧址纪念碑,以让世人永远记住共和国的这段历史,让军工精神的旗帜永远在历史的天空中飘扬。 三、建立《前进家园》公众号,为弘扬军工文化,传承军工精神搭建了平台。 为更好地挖掘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为前进人隔空对话,畅叙友情,在前进厂建厂50周年亲情大聚会之后,张明泉建议并亲自注册了《前进家园》公众号,及时刊登反映前进人心声的文章,前进人所感所悟,所闻所见,老厂旧事,异地新生都可以在“家园”及时发表,同时,也及时刊登山东三线各兄弟军工厂弘扬军工文化的文章,极大地拉近了三线人的距离,天南地北如当面,隔山隔水不隔心,使三线人亲如一家。目前,《前进家园》已发表三线军工人的文章346篇,前进人撰写151篇,张明泉本人亲自撰写的文章35 篇。2016年前进50周年聚会后,他加入了“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参与《军工文化研究》杂志的编辑工作,致力于宏扬军工文化,传播军工精神。 一场疫情不期而至,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封城封村,人人自危。在这关键时刻,张明泉不顾个人安危,冒着随时被病毒感染的风险,逆袭而上,毅然参加了社区党员抗议志愿者队伍,风雨无阻,始终坚守在小区抗疫第一线,直至小区撤销封闭管理。他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尤其是我们共产党人。当你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使命比生命更重要。 张明泉不但坚守在抗疫第一线,而且还从微薄的退休金中为疫情捐款1000元。他说,这点钱之于疫情,虽不值沧海一粟,但,它至少能彰显一个普通人的爱心,一个共产党人的诚心。 五、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把军工精神的传承进社区 张明泉同志献言献策,关心社区的党建工作,并积极参加小区的改造工作,为了改善社区的环境,社区“两委”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关心业主,多方筹资,努力改造此前脏乱差的环境。修墙铺路,为了不妨碍群众的正常生活,这些工作都在夜间进行,社区“两委”成员都是深夜守在现场,张明泉同志深受感动。只要知道消息,就背起相机,陪同领导一起,守在施工现场,记录下施工情况和领导们辛勤的身影。 目前,社区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军工精神为社区党建的灵魂,决定打造“军工特色”社区品牌。为了体验三线军工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张明泉同志带领党总支书记陈连纵、“红领书记”蒋守运一行,三进深山,寻访军工厂旧址,深入当年山沟老厂的车间,山洞,感受当年军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滴,陈连纵说:以前只知有军工精神,但没有亲身体会,通过三次深入实地考察,一次比一次感受深刻,确实体会到当年军工人的艰苦和无私和不易,从而为打造“军工特色”社区品牌注入了精神力量,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作为新时代社区建设的源动力。 六、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宣扬军工精神 除了参与社区建设,致力于挖掘军工文化,传承军工精神外,他还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他加入了临沂“老区发展促进会”,去年又发起成立了“临报集团中老年记者团影视团”,多次参加临沂市和兰山区文联,摄协,临沂市统战部等组织的活动,下乡镇,进农村,拍摄“第一书记”带领农民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拍摄农田,大棚的丰收收景象,帮助农民推销农产品。多次参加临沂老区发展促进会组织的走访有关企业,考察企业发展情况,传播信息,交流经验,促进了企业发展。 老党员张明泉同志,虽然在岗位退休了,但是思想上没有退休;虽已是古稀之年,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在服务社区居民、促进文化繁荣、共建和谐社区方面尽心尽力、发挥余热,用他的话说,是继续燃烧!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军工精神”、“前进精神”。 |
山东政产学研合作联盟秘书处 版权所有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站长信箱 Copyright © 2012-2013 by http://www.sdzcxyhzl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25900号 公安备案编号:37010329000010 |